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來自輔大織品服裝學院「FJU Talents」計畫的江彥儀坐在台下,看著她所設計的作品,登上了自己的初舞台。
這是她在大四參與「FJU Talents」發展出來的系列服裝。發想自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紀錄片,她以黑為主色調、運用線條變化出多樣結構與層次的設計,蘊含東方禪意美學,簡約俐落卻富張力,因而獲設計師詹朴推薦,以此系列延伸發展,為典禮主持人黃子佼、Janet及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打造服裝。
雖然不是第一件作品了,卻是她第一次做訂製,她坦言「真的是很大的挑戰」。但回顧這個意想不到的任務,她先是稍稍歪頭想了想,然後展開笑容,這麼總結著:「但我樂在其中。」
衣服上的園林山水
「FJU Talents」有項特別的功課是這樣的:關於自己風格和定位的關鍵字。
始於2016年的「FJU Talents」,是輔大織品服裝學院的新銳設計師培育計畫,每年從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出3至4位進行重點培訓,支持其發展系列設計、品牌或赴倫敦時裝周展演,幫助創造能見度與發展空間。江彥儀是去年選出的新銳設計師之一。
在參與計畫之初,彥儀給自己寫了幾個關鍵字:沉穩、內斂、無性別、文化性,以及平靜的氛圍。或許第一時間有點難以跟本人連結起來,23歲的她是這樣形容自己:「雖然不太外顯,但我覺得自己內心蠻老的。」
這樣的「老靈魂」,其實從她有興趣的事物中就能讀出端倪。她喜歡日式風格與建築,平常看了許多相關書籍,甚至比在服裝和時尚設計領域的涉獵還要來得多。在「FJU Talents」思考要做什麼樣的設計時,平時的累積便適時浮現,成為創作的靈感。她想起某次通識課上,看到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紀錄片,講述園林建築如何因地制宜,帶給她許多啟發。

參與FJU Talents計畫作品,以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紀錄片為創作發想。
例如,園林建築「步移景換」的特色,每個角度看來都有不同樣貌,「我覺得這其實跟服裝很像。衣服也是在人穿著走動的時候更有魅力。」於是她將人體想像成平地,用一種要在上面蓋建築的想像力來做服裝輪廓。
如同園林建築能讓人一次看盡近景到遠景的不同空間維度,她在這系列服裝設計上,也運用了相似的技巧。她為每件衣服做了許多細緻的層次,若從正面看,細節看似都壓縮在同一平面,但從側面卻能看到很多空隙。「我覺得衣服漂亮的地方,在於與身體之間的空隙。那些空隙會讓你不那麼赤裸,展現若隱若現的美。」像是建築在設計時會考慮光照方向,這些空隙的設計也有巧思,讓穿著時搖曳的光影變化,為服裝增添深邃層次。
園林建築的曲線,也帶給她許多設計的靈感。「輪廓對我來說,就是線條的創造與組合。」她從傳統屋簷的線條取材,以輕巧靈動的線條形成服裝輪廓和細節;認為女性最美的部位在於鎖骨與胸骨,於是運用園林建築的「框景」手法設計衣襟,透過線條的衍生與轉換,展現女性的美,既透視又隱密。
此外,她也試著將日式建築的禪意之美,體現在這系列服裝的整體氛圍。選擇以黑色調收斂所有設計細節,一如她給自己的關鍵字,風格沉穩、內斂,「透過這個系列我最想傳達的,是用服裝無聲的力量,給觀者片刻寧靜的感受,讓人可以從生活的急促中靜下心來。」
「當時看到『平靜的氛圍』這個關鍵字,讓我印象很深刻。」擔任去年「FJU Talents」計畫指導老師、syzygy品牌創辦人高元龍,這樣談及他對彥儀的觀察:「學生在學習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讓大家理解自己的創作,有時難免過於用力地表達,但彥儀反而是用減法的方式在思考,如何讓設計從繁入簡、能夠歷久彌新。」他說,「我覺得這是很珍貴的特質。」
初舞台的挑戰
在去年九月,彥儀完成「FJU Talents」的線上發表後,一個新的任務緊接來到。
金點設計獎在設計師詹朴的牽線下,向輔大織品服裝學院提出邀請,推薦設計新銳為主持人及嘉賓打造典禮服裝,這條線後來接上了「FJU Talents」。彥儀參與計畫發展出的系列作品,沉靜、中性、實穿性高的服裝風格,在詹朴及計畫指導老師高元龍看來,具有延伸發展成典禮正裝的潛力,於是很快促成了這次合作。

與FJU Talents計畫指導老師高元龍討論設計。
然而一開始進行,卻沒有預期中的順利。第一次量身試衣時,就遇上原有設計與穿著者自身風格不夠貼合的問題,兩位主持人及呂正華局長的不同身型也構成了挑戰。
「做訂製真的很不一樣!」以往在學校的訓練,總是以模特兒為標的發想設計,但從單純創作到真人訂製,有更多面向需要考量。在首次量身後,在詹朴及高元龍的指導建議下,她推翻了所有原本的設計圖,針對穿著者的個人特質與身型,重新用線條構築起更適合的服裝輪廓。「挑戰在於要讓這些衣服更符合他們的身型,還能產生出我期望的空隙的美,不會太過寬鬆或緊身,所有曲線走向都在比例上做了很大的調整。」

為主持人黃子佼及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右)打造典禮服裝,不同身型挑戰極大。
除了版型的重新打磨,由於典禮舞台空間以深色為主體,設計的下一步考量,就是服裝在舞台上的呈現效果。「我常常將設計做了又藏起來,是個壞習慣,在學校的時候就常常被老師唸。」笑意帶點靦腆,她說自己還在學習著拿捏,而在這次的任務中,兩位設計師前輩熱情傳授了許多經驗給她,像是服裝輪廓如何更大方且適合舞台、設計細節如何更上鏡,以及舞台上更顯亮眼的布料與材質選擇等。
例如為主持人黃子佼設計的服裝,原想延續系列的黑色調,但在評估本人的風格特質後,彥儀嘗試以對比的白色重新設計,並選擇織紋更加豐富的平織布料,以帶有低調亮澤感的金蔥及紗線織成經緯,最後舞台效果超乎預期。「當布料在呈現上比較豐富時,就可以在保有自己設計風格的同時,更符合舞台的需求。」為Janet設計的服裝也是如此,雖然以黑色為基底,質感卻不會過於低調,在一片深色背景中,仍能展露亮眼的熠熠星光。

為主持人Janet打造的典禮服裝,風格內斂優雅。
設計前前後後經過三次調整,在緊迫的時程下,彥儀依然漂亮地完成了這次任務。訂製初舞台的挑戰,雖然一路上有些顛簸,卻讓她有不少收穫,包括設計需要考慮情境、因地制宜,以及服裝如何因應個別穿著者調整至最理想的狀態,「比如一般人的身型會比較厚一點,我學到怎麼配合身型變化做切版、線條的收放等,讓我有新的角度去思考設計衣服的輪廓,可以更好地呈現不同身型。」
重新成為一個容器
2020,充滿變動的一年,對於彥儀來說或許更是挑戰之年。從自告奮勇擔任畢製線上展演影片統籌、參加FJU Talents選拔到金點獎典禮服裝訂製,年初到年末一路奔忙,希望在學生時期多嘗試不同的機會,但不論何者都只是傾聽內心聲音後最自然的反應。「每個選擇我覺得都是新的考驗,在跟自己接觸之後,會慢慢淬鍊成為你的基石吧,像片岩一樣,一塊一塊地堆疊上去,讓你踩著它,更穩定地邁向下一個階段。」
「經過這一年後,你覺得自己有在朝著你的關鍵字前進嗎?」訪談尾聲,我們好奇問了彥儀。
她稍稍想了想,沒有遲疑地回答,話語中依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穩重成熟:「我覺得那些關鍵字已經成為我的基石。它們是讓我走到現在,腳下踩的石頭。」走過這一年確實有很多收穫,她說,「有新的關鍵字正在形成,目前還沒有很明確,還在圖像的階段,但是之前的關鍵字,已經是我自己的一部分了。」
即將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她已經開始有些想像,卻沒有太給自己急於成就某些事情的壓力。「這一年做了那麼多事情,其實像是不斷在掏空我自己,把在大學所學到的都傾倒出去。」她說起前陣子在哲學書中讀到老子給自己的啟發,樂觀地說,「但掏空也才有重新填滿的機會。」
一如她在服裝創作論述中寫著,「在軟框架之中找到新的突破,用最柔軟的身段接受所有刺激,包覆並融合成為一部份。」其實反映了走過這一年的心境寫照。接下來,她給自己的目標看似抽象,卻有著堅定的自信:「不論面對什麼樣的任務,好的壞的,就是掏空自己,重新去接受,讓新的刺激沉澱,成為自己的養分。」
人物攝影|王瑞琳
圖片提供|FJU Talents、江彥儀
場地協力|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
特別感謝|APUJAN、syzy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