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文本嶄新的形式,是設計創造性的體現—劉曉翔 Perspectives觀點2018-08-21 總覽劉曉翔的作品,可能會先驚訝於書籍類型與題材的廣泛。在他歷年的作品中,包括了《詩經》、《莎士比亞全集》、《文… 瀏覽更多
設計一座推動社會創新的引擎—楊振甫 Perspectives觀點2018-06-07 在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楊振甫所發起的「5% Design Action社會創新平台」,拿下了當年金點設計… 瀏覽更多
要懂華人的文化,打造符合華人生活習慣的設計—戎建波 Perspectives觀點2017-12-04 上百次的推翻、重建,成就一件設計作品。戎建波對於自己創立的DECO bebe德珂嬰兒,以嬰童行業國際最嚴苛的質… 瀏覽更多
反映最真實的自我,華人設計才能受到世界矚目—朱志康 Perspectives觀點2017-11-28 隨著華人市場快速崛起,如今正值全世界密切關注華人設計的時刻,知名空間設計師朱志康認為,華人設計不需要刻意去強調… 瀏覽更多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東西方設計方式各有不同,但關懷的都是「人」這個主體—何見平 Perspectives觀點2017-11-27 藝術成長經歷即個人的生活軌跡。何見平來自中國南方,從小受周邊山與水的地理環境的影響,使他對於書法與國畫耳濡目染… 瀏覽更多
善用在地竹材質、發揮工藝價值,才能做出差異化的設計—林靖格 Perspectives觀點2017-11-21 三年來跑遍竹山不下上百次、即便虧損仍致力於竹工藝設計的「格子設計」總監林靖格認為,設計若要做出差異性,善用台灣… 瀏覽更多
「華人設計」有點狹隘,應謹慎地探究「東方」之內涵─洪衛 Perspectives觀點2017-11-20 在2017年度金點設計獎,洪衛斬獲了兩枚設計標章,同時也向年底的年度最佳設計獎發起衝刺。今年得到金點設計獎標章… 瀏覽更多
華人設計是對於未來的創造實踐─陳平翔 Perspectives觀點2017-11-17 未來科技例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都遠超出任何一般設計師的技能。「設計行動」(Dezact)共同創辦人陳平翔深… 瀏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