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米廠計畫
德興米廠改建計畫,透過重新詮釋「稻穀」,期望藉由五感體驗,重現兒時的稻田回憶。後工業區的復興,如何透過閒置廠房再利用、再造記憶呢?策劃展覽或許是彼此對話的開始!
德興米廠改建計畫,透過重新詮釋「稻穀」,期望藉由五感體驗,重現兒時的稻田回憶。後工業區的復興,如何透過閒置廠房再利用、再造記憶呢?策劃展覽或許是彼此對話的開始!
展覽將南極的旅程,應用AR與數位科技,透過身體感官體驗、永晝永夜的現場光環境氛圍塑造、紀錄片拍攝,在亞熱帶的國度,打造出一段冰雪岩交織的立體冒險旅程。
「屏東西PINGTUNG THING」展覽,藉太陽起落的東西方為名,象徵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富有生命力的屏東農民,探索農業大縣,從傳統走向超級的脈絡。
金馬56:頒獎典禮每個環節切入呈現黑馬的未來性,在這關鍵時期,金馬獎期許帶領華語電影新時代浪潮,從技術、影像到創意,成為華人傳遞真實情感的另一股未知新力量。
金曲30以《時代迴響》為題,透過黑白微紀錄片手法邀請近70位樂壇這30年來重要音樂人,匯集15個音樂主題,典禮視覺洗鍊經典串起不同世代的音樂圓環,不斷迴響。
文化即生活哲學,在臺東,便是誠實感受。臺東館以誠實感受的生活哲學作為策展主軸,透過物件採集和音樂編輯,帶領觀者感受島嶼土地和廣袤海洋,感受彷彿真實活著的臺東。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以新富町文化市場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邀請多組跨領域藝術創作者,透過藝術採集及現地創作,描繪、捕捉市場既視感,繪製下一代市場的靈魂與藍圖。
Rethink 設計大高雄視覺整合概念,為源自港灣大城意象,港口集散輸出四面八方,宛若魔術方塊轉動著不同面向,如設計程序,從觀察理解、轉譯編輯到建構設計語言。
重返最原初的電力源頭-水力發電,在依舊清徹蕩漾的川流之間,遇見倒映著塔線交錯的當代島嶼樣貌。提醒著自然、電力與社會的連結便利,其實包裹著一路走來的堅持不懈。
一首歌,一個故事;一張專輯,一場展覽。
邀請多組音樂人和藝術家,溫柔地提醒大家在意漸漸消失的事物,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音樂作品也正式發行專輯造成廣大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