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有人說,設計是藝術生活化的表達;有人說,設計是社會趨勢的風向球;還有人說,設計是讓生活過得比昨天更好的方法。設計到底是什麼?六月中旬,恰逢2022年金點設計獎報名階段,為此我們特別採訪了金點設計獎評審李炫弘,與我們分享有關設計的故事。


金點設計獎評審李炫弘

TCL科技集團設計創新中心總經理李炫弘先生。


1973年,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珀(Martin Lawrence Cooper)在紐約街頭拿著一塊「磚頭」般的行動電話,撥通了史上第一通電話。將近50年後的今天,那部重1.13公斤的「磚頭」已經演變成了厚度不到1釐米的便攜手機。它的出現顛覆了人與人的溝通方式,也成就了很多偉大的公司和從業者,而李炫弘就是其中之一。

李炫弘現任TCL科技集團設計創新中心總經理,曾在阿爾卡特、摩托羅拉、谷歌、三星等國際手機品牌公司擔任設計總監,擁有超過20年設計經驗。90年代手機開始在台灣興起,各式各樣的手機品牌湧入市場。當時在臺灣科技大學就讀研究生的李炫弘洞察到了手機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將「手機設計」作為碩士論文題目,從此開啟了20多年的手機設計生涯。

 

設計是「站在當下,面向未來」

好的設計師不只是停留在解決問題,更應該走在時代前端,用設計引領社會潮流發展。

2003年,李炫弘加入摩托羅拉。在那期間,他見證了摩托羅拉憑藉Razr V3宣告王者歸來,也看到了賈伯斯手握初代iPhone將手機產業帶進屬於蘋果的時代。在各大手機廠商沉浸在如何設計出更新穎的鍵盤、更別致的滑蓋造型時,蘋果憑藉手指觸碰螢幕取代物理鍵盤的新穎設計重新發明了手機。「當汽車出現的時候,再好的馬車都難以與之競爭。」


李炫弘繪製的未來手機型態手稿(2018年)。

李炫弘繪製的未來手機型態手稿(2018年)。


李炫弘的產品團隊為未來折疊手機申請的設計專利(2020年)。

李炫弘的產品團隊為未來折疊手機申請的設計專利(2020年)。


科技飛速發展,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更新迭代,對於設計師而言,設計的作用不再只是著眼於當下,還要推動技術前進,以創意表達未來的科技。「設計師的工作是設計未來的東西。」李炫弘如是說。2012年,李炫弘在手機設計產業已經有超過10年的歷練,所帶領的團隊已累計超過一百款上市手機的設計,在全球市場創造超過一億台的手機銷售成績。經歷過各種商業環境的起伏後,李炫弘對「設計」的理解更加深刻,思考方式也站在了更高維度。

李炫弘除了思考手機的設計語言,還與研發團隊合力設計出了行業第一款雙鏡頭的設計。為了能夠將雙鏡頭從設計稿變為實物,並在可控的成本及較高的良品率狀態下實現量產,他做了大量資料調研、走訪供應鏈合作夥伴、與軟硬體研發團隊深度合作,於一年後成功研發出雙鏡頭原型設計,並計畫未來大量運用在公司的產品路線圖上。然而就在一切準備就緒之際,因為戰略調整原因,這款雙鏡頭產品不得不從公司發展方向上遺憾地消失了。


 雙鏡頭構想手稿及應用(2012年)。

雙鏡頭構想手稿及應用(2012年)。


一款產品從圖紙到成品,設計只是第一步,背後還要考慮技術因素、商業價值、成本及可實現性等多個維度。在當前多鏡頭已成為手機標配的今天,一般手機的拍照能力已不輸給專業的照相機。再回頭看十年前的雙鏡頭設計,李炫弘表示:「隨著時代背景的演變,偉大的產品設計不僅要符合當時社會和環境的發展趨勢,還要靠設計師的眼光洞察及靈感的創造力設計出前沿的概念。除此之外,合適的產品策略、成熟的技術和研發支持,以及一點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

 

開闊的視野和靈活的跨界思維是設計的源泉

儘管好的設計不是一味地追隨,但不具備商業價值的產品,就永遠不會到達消費者手中,更不會普及開來。因此,設計與商業不是對立排斥,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為了能夠洞察商業背後的邏輯,李炫弘利用工作之餘花費了比常人多一倍的時間,攻讀其人生第二個碩士學位——巴黎第一大學MBA。之後,李炫弘任職於三星中國設計研究所所長,MBA碩士論文題目為研究國際公司於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所需要的商業戰略。為了設計出符合中國本地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專為本土定制的三星 Galaxy C 手機系列應運而生,李炫弘與其團隊就是主要的推動及設計者之一。他說:「我念MBA的目的就是不忘初心,從眾多滿腹經綸的法國教授那裡學到的高端品牌策略、市場行銷、公司運作流程、財務邏輯、經濟學及商務策略等知識,跨界運用到我日常的工作中,最終把我心裡所想的未來產品概念,透過產品設計及商業策略給實現出來。」

與此同時,出差和旅行的經驗則豐富了他的設計靈感。一次在日本出差,一款在文具店裡展示的透明計算機引起了李炫弘的關注,它是如何設計的?如果將這種技術運用到手機中,勢必將拓展手機的可塑性。2005年李炫弘在設計概念手機時,從透明計算機中得到的靈感浮現在眼前,之後他便設計出了全透明鍵盤的「水母機」概念手機。無論是去義大利跨界學習時尚設計,還是穿梭於國際設計展,一路的所見所聞就是他的靈感源泉。


「水母機」設計手稿(2005年)

「水母機」設計手稿(2005年)。


「唯有保持開放的心態,對生活及各項事物擁有觸覺敏銳,加上豐富的生活體驗,才可能將其轉化成有用的設計靈感。」李炫弘表示。

 

獎項是設計走向世界的最好方式

憑藉20年的設計經驗,李炫弘從一名設計師成長為了統領TCL科技集團創新設計中心的總經理。而在2021年,李炫弘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標籤——金點設計獎評審。金點設計獎創立於1981年,是最富知名度的專業設計競賽之一,向全世界展示了華人設計師的力量。


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活動現場。

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活動現場。


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不斷加大創新力度,一方面希望拔高品牌調性完成轉型,另一方面也藉此從同質化的競爭中突圍。「如何衡量企業的創新能力」是橫亙在業界的課題之一。李炫弘認為其中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獲得行業頂尖設計獎的認可。

以金點設計獎為例,作為「全球華人市場的頂尖設計獎項」,金點設計獎每年邀請海內外知名設計師擔任評審,為參賽者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的展示最新設計成果的國際化舞台。此外,金點設計獎還為獲獎者提供了豐富的商業附加價值,比如參與展覽收穫曝光、獲得專家設計輔導資源等。「無論是頂尖企業維持創新形象,還是對快速成長的中型企業甚至是初創時期的個人工作室而言,如果能夠獲得像金點設計獎這種業界權威獎項的認可,無論是從品牌創新形象提升、設計能力體現或是商業價值展示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在聊到設計獎項對於參賽者的意義時,李炫弘回答道。


2021金點設計展展覽現場。

2021金點設計展展覽現場。


與此同時,獎項存在的意義是將消費者、設計師、設計產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幫助優秀的設計走向廣闊的世界,是以設計的力量回應社會議題,最終推動我們的世界走向更美好、更永續的未來。

近些年,金點設計獎已經湧現出許多展現社會議題的優秀作品,有關注老年人生活環境的「學老社:從設計學習老齡」,有呼籲海洋保護的「海廢圖鑑」,還有針對移工的「好書伴計畫」。李炫弘認為,設計師除了做好本質工作外,同時要儘量運用設計解決社會面臨的議題,參與到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獎項,更應鼓勵那些關注社會議題的好作品。


2020金點設計獎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獲獎作品「學老社:從設計學習老齡」。

2020金點設計獎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獲獎作品「學老社:從設計學習老齡」。


2020金點設計獎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獲獎作品「好書伴計畫」。

2020金點設計獎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獲獎作品「好書伴計畫」。


2019金點設計獎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獲獎作品「海廢圖鑑」。

2019金點設計獎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獲獎作品「海廢圖鑑」。


回到開篇所問,設計到底是什麼?好的設計又是什麼?這或許是每一位設計師都在尋找的答案。我們從和李炫弘的對談中感受到,設計不是藝術創作,它需要傳遞給我們價值,一種對人、對社會、對自然的態度和看法。而好的設計,不僅是讓產品更具美感,更是用設計賦予產品以靈魂、在為未來「寫故事」,讓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引領社會潮流的發展。


相關文章
2023金點沙龍深圳場6月8日線上登場!鄭斌、劉建鶴、李志、何美潔擔綱講者 共探影響未來的設計之力
2023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揭曉!3D靜脈定位儀、立陶宛設計電吉他、花蓮美術館品牌識別、 高雄光武國小資源垃圾集中場改造獲得大獎榮耀
2023金點新秀設計獎徵件正式開跑!即日起開放報名至3月29日止
感謝支持!2023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合作夥伴
下篇文章 next arrow
體驗第一手評審視角!金點設計獎第三屆評選研習實作營招募中 即日起開放報名至8/12
prev arrow 上篇文章
2022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公開完整評審團名單!RICHARD HUTTEN、色部義昭、藤本壯介、WERNER AISSLINGER首度擔任評審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logo 金點會員